国际博物馆日,重温总书记对博物馆工作的殷殷嘱托
党纪学习教育·学条例 守党纪 |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
踔厉奋发新征程 | “人工智能+”加出发展新动能

一滴血可测多种癌症,是真的吗?

发布时间:2013-12-02  来源:央视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核心提示:近日,微信圈内盛传“一滴血可测多种癌症”说法。央视网记者调查发现,此说法系误读。专家表示,这项技术的作用在传播中被夸大,癌症确诊还是需要依靠常规体检、病理检验和重点肿瘤筛查等。

  求证 检测盒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?

  近年来,我国的癌症患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,过去30年内,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大幅攀升,分别上升了465%和96%。很多人“闻癌色变”。如何能简单、快速、准确的测出患有何种癌症,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。

  清华大学课题组近日宣布,只需取肺癌患者的一滴血,通过他们研发的检测盒,检测人血浆中热休克蛋白Hsp90α(以下简称人90α)的含量,即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价,全程大约需要2小时即可得知结果。检测盒用于肝癌、胃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等其他多个癌症种类的临床试验,将在近期完成。

  免去繁琐的化验过程,只需一滴血就能测出是否患癌,这是真的吗?

  考证 医院临床:病理学检测无可替代

  通过验血来诊断癌症的说法由来已久,央视网记者在上海、山东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
  上海市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、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龙江介绍,通过血液检测是可以检查出部分癌症的,特别是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。

  但对于网传“一滴血测癌症”的说法,龙医生表示,还没有实际操作过。他说:“目前肿瘤标志物检测,上海还是静脉取血3到5毫升,如果发现指标高于参考范围,也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。从临床上来讲人90α试剂盒只是提供了一种新工具,给医生增加了一项新的判断指标,不能作为最终确诊的依据。现在全世界通行的癌症检测标准还是病理学检测依据,无论什么指标,都不能代替病理学的依据。”

  山东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刘乃富有近20年的临床经验,他介绍说,肿瘤检测一般是根据患者前期症状进行相关体检和组织学检验,验血只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,只靠血液来检测癌症不可能准确。

  清华课题组:说法很不准确

  清华大学这项研究被许多媒体冠以“一滴血检测肿瘤”,引发广泛关注,但清华大学教授、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罗永章表示,这一说法很不准确,确切的说法应该是“监测肿瘤”。

  罗永章介绍,肿瘤标志物在患者体内的含量,远远超过健康人群。标志物的存在或变量,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。人90α被发现多年以来,清华大学课题组首次证明其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。他们研发出性能稳定的人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,并于2010年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。

  具体的监测方法是:癌症病人在治疗前检测一次,在治疗后再采血检测,通过比较人90α含量的变化,来辅助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,并持续地监测。由于射线剂量大和费用较高等原因,CT等影像学检测方法并不适合经常性的使用,因此,肿瘤标志物对于癌症病人预后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,而测定人90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监测手段。

  专家:标志物检测若准确有利于肿瘤筛查

  与其他肿瘤检测手段相比,利用肿瘤标志物检测更加方便快捷,成本也大大降低。专家表示,如果“滴血测癌”进入临床并成功运用,无疑是一大福音,但更主要的功能是发现人体哪个部位有异常变化,从而为患者敲响警钟,使接下去的治疗检查更及时、更有针对性。

  清华大学课题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,人90α的含量在早期肺癌病人体内比健康人高,在晚期肺癌病人体内比早期肺癌病人更高,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。因此,有些患者尽管未表现出临床症状,但如果其体内人90α含量已经升高,就可以提示其进一步检查确诊。

  专家建议,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,有助于早期发现、鉴别各种恶性肿瘤,但不能太过绝对,临床工作中,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及B超或CT检查、病理检验等方能诊断。坚持定期体检,尤其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,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佳办法。

  结论

 

 

  “一滴血可测多种癌症”的说法是假的。专家表示,通过检验血液可以对人体癌变帮助判断,但是由于癌症的特殊性,全世界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准确率100%地检测出癌症。民众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,选择适合自己的局部或全身的防癌体检,比如针对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、家族遗传史等,看属于哪类癌症的高危人群,然后进行重点筛查。

中国医药新闻摘编任薏宏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